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或稱創傷後遺症,有機會發生於一個人親身經歷或目賭駭人的事而引發,例如: 兇殺、綁架、災難、嚴重身體傷害、虐待或性暴力等。甚至有些人並不是親身經歷,可能只是從親友口中得悉,家人或朋友遭受到創傷或傷害,都有可能是成因會引發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後遺症的病徵

創傷後遺症病徵主要有四方面:

  1. 創傷經歷再體驗
    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憶起或夢見或者在白天會突然回憶起創傷的情景。這些記憶可以被一些外在環境提示所挑起。有時,患者會經歷「閃回」 (flashback),患者感覺好像再一次經歷創傷的情景,這是「入侵性」的,患者會不情願地想起。
  2. 過敏警覺
    患者在經歷創傷真件後會有神經過敏的徵狀,包括容易受驚嚇、緊張、難以入睡、失眠。患者亦有機會感到持續受壓及憤怒。
  3. 逃避及麻目
    逃避行為是另一種核心病徵。患者會選擇避開所有那些可能會令他回憶起創傷事件的事物,例如: 在嚴重交通意外後,患者會害怕駕駛或甚至不敢坐車。
  4.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
    有些患者的認知或情緒會出現負面變化,亦可能會失去對創傷事件的記憶。他們可能會有負面情緒、自責的思想、情感麻木、對本來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拒絕社交、孤立自己。

創傷後壓力症 病徵

創傷後壓力症的成因及風險因素

創傷後遺症成因及風險因素包括:

  • 曾有精神病史
  • 創傷事件太突然並嚴重
  • 在事件令患者身體受創傷
  • 童年創傷
  • 藥物濫用記錄
  • 創傷事件後支持不足

治療創傷後遺症

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都是有效的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方法。

在心理治療方面,眼動減敏重組治療 (EMDR) 和認知行為治療 (CBT) 尤其有效。患者會在一個治療師的指導下,並在安全的環境中再次循序漸進地面對創傷事件,這樣能幫助患者面對及控制恐懼感。慢慢地患者便能重新建立安全感,不用再像過去逃避那些創傷記憶,並能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過去的創傷事件。

藥物治療方面,一種調節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藥物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 能夠有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症症狀。有些患者會透過酒精或者其他藥物去舒緩自己的焦慮,過度緊張,睡眠問題,或不安的情緒,但是這樣有機會衍生酗酒或濫藥問題。因此,應正視問題, 及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