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包括以下數種:分離焦慮症、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和廣泛性焦慮症

什麼是焦慮症?焦慮與焦慮症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都會對某些特定的事情、場合、或人物而感到緊張及焦慮,例如面對陌生人或看牙醫等,但這些緊張焦慮感覺一般是短暫性的,並隨着時間過去減退。但若果焦慮的感覺揮之不去,並維持一段長時間,同時伴隨一些生理的病徵,如肌肉繃緊、頭暈、難以呼吸、多汗、口乾、頭痛、腹痛、顫抖、心悸、腸胃不適等,而且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學習,這便有機會患上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患者害怕離開自己的照顧者,他們會擔心會有不好的事發生在父母或自己所愛的人身上。患此症的兒童機會不願意上學,或必須家長在旁才能入睡。他們可能會做惡夢、胃部不適或有噁心的迹象,甚至會出於恐懼而嘔吐。

在下列八項焦慮症狀中,出現至少三項,並且持續至少四周以上則有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

  1. 當預期或真正離開家裡或與照顧者分開時,出現痛苦反應。
  2. 會重覆並過分擔心失去照顧者。
  3. 一直擔心會發生不幸事件,導致和照顧者分離(例如迷路或被綁架)。
  4. 因為害怕和照顧者分離,所以不願意上學或到訪其它地方。
  5. 害怕獨自一人。
  6. 因為害怕照顧者不在身邊,以致於不敢睡覺。
  7. 反覆經驗一些有關分離的惡夢。
  8. 當與照顧者分離時或預期將會分離時,會一直抱怨身體不舒服(例如頭痛、胃痛、嘔吐)。

分離焦慮症和拒絕上學行為有密切關係。跟據統計,出現分離焦慮症狀的孩童中,有70 ~ 80 % 會拒絕上學。但由於拒學行為也常出現於患有社交恐懼症或憂鬱症的孩童身上,所以無法單純由孩童的拒學行為推斷他是否罹患分離焦慮症,這是必須謹慎分辨的。

什麼是恐懼症?

恐懼症的症狀則主要是對某些對象、事物或情境表現過分恐懼,反應極不尋常及強烈,例如飛行、高度、動物、血液等;患者會儘量迴避這些事物或情境。雖然每個人都有恐懼的事物或事情,但如果恐懼程度嚴重影響生活、學習及社交,便有機會患上此症。

什麼是社交焦慮症?

患者主要是害怕面對社交場合,當需要接觸陌生人時,會顯得尷尬、害羞、或過度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 患有此病的人通常會避免他們害怕的場合以控制自己 的症狀。社交恐懼症患者往往對批評非常敏感,一般自尊心較低,並且非常害羞。

什麼是廣泛焦慮症?

廣泛焦慮症的兒童會有肌肉緊張、不安、煩躁、容易疲累、難以放鬆和失眠等症狀。他們整天大部份時間都會感到焦慮不安,有些患者並不清楚造成焦慮的原因。

造成焦慮症的原因是甚麼?

1. 腦內化學物質失衡
腦部負責調節情緒及其他活動的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2. 家族遺傳
家族性遺傳對部分病人來說,是重要病因之一。

3. 環境及心理因素
一些創傷經歷或壓力,例如轉校、功課壓力、人際關係出現問題、親人患病或離異、受到侵犯等,都可能會引致焦慮症。

4. 認知行為模式
一些思想上的謬誤,如以偏概全等,都可能導致焦慮症病發。

如果我的孩子有焦慮的症狀,他會自己康復嗎?

兒童焦慮症症狀

小朋友的腦部正在急速發展,而且性格和價值觀亦在形成之中,假若焦慮症的徵狀影響着小朋友生活各個層面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對他的成長發展有長遠影響。越早進行治療對孩子改善焦慮問題越有好處,科學研究亦證明越短時間受到症狀的影響,將來復發的機會越小。因此不要因為「大了就自然會好」這個錯誤的觀念而拖延了治療。

如何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

如果兒童持續出現焦慮症的病徵並超過一個月,以及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便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並進行評估。精神科醫生會為兒童患者進行詳細臨床評估,了解病徵與病因,其後會為患者定下合適的治療方案。較常使用的治療方法有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

受焦慮症困擾的兒童患者,可透過服用合適的抗焦慮藥,有助改善兒童情緒問題,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此外亦有臨床研究顯示,兒童焦慮症患者如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地幫助患者減少焦慮病徵,並減低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