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專科醫生梁婉珊於 2024 1 19 日接受本地傳媒晴報Sky Post 採訪,探討如何判斷重鬱症及如何面對及協助受情緒困擾的青年梁醫生在是次的專訪中引述一位即將升中四女生琪(化名)的個案因為對學業及人生要求很高經常得自己不足, 而形成沉重壓力變得行為異常; 學校社工察覺後告知父母, 結果證實患上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簡稱MDD幸好, 琪父母知道女兒的情況後,改變了態度,給予她更多關愛與鼓勵。隨著父母的關係改善,願意配合藥物治療,情況大有改善讓她慢慢走出了陰霾。 

重鬱症治療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定義, 患者如連續兩星期內, 幾乎持續出現抑鬱情緒;對周事物不感興趣;體重不斷下降或上升;失眠或嗜睡;動作遲緩或躁動不安;疲倦乏力;專注力下降;自責;人生無望,有自殺念頭或行為; 出現以上至少五項症狀, 精神科醫生會診斷為鬱症 

梁醫生亦指出由於重鬱症病人的求助動機較弱,所以更需要身邊親友的理解和關心。要面對及協助受情緒困擾的年輕人, 最理想的是學校要建立一種互助互愛的文化,積極支持及援助受到情緒受困擾的學生, 並要讓校內人士(包括老師及同學) 懂得如何識別情緒病的症狀,所以在學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實在十分重要例如教導老師和學生有關抑鬱症和其他情緒問題的知識、怎樣處理壓力的技巧和方法等; 此外, 家長亦要提供一個開放且不批判的溝通環境. 耐心聆聽他們子女的感受,一起探索解決方案, 增強子女們面對困境時的自信和韌性 

更多採訪內容: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