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的資料顯示2005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增加了18%人口患上抑鬱症。全球大約有3.5億不同年齡的人口患有此症。抑鬱症 (depression) 是香港一種常見的情緒病,而女性患上抑此症的比例比男性高。此外抑鬱症亦是其中一種全球醫療費用最嚴重的疾病負擔之一。

抑鬱症的病徵
患者平均一個抑鬱期約數星期至數月,若不正視治療,患者在這段期間會非常難過。因為這段期間會受到不同病徵影響,其核心病徵是持續情緒低落,包括傷心、憤怒、有時還會出現羞恥感及罪過感。抑鬱情緒整天大部份時間都會困擾著患者,所以如果發現以上症狀,並持續超過兩星期就必須正視。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無助,有強烈的自責感或感到自己毫無存在價值。同時,患者亦會對一直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患者可能會有生理方面的症狀例如睡眠或食慾失調、經常疲倦、難以集中等。較嚴重的患者會有死去比活著更好的感覺或自殺的念頭。

抑鬱症的成因
抑鬱症有機會是由以下的原因造成:
精神壓力對腦部的損害
當一個人面對壓力時,其身體會釋放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硏究顯示,過高的皮質醇與腦部區域萎縮 – 杏仁核 (Amygdala)、海馬體 (Hippocampus)、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 有關,而且情緒、記憶以及睡眠等問題亦息息相關。由於幼童的腦部比較脆弱,因此小童比成人更易受傷痛經歷(例如: 缺乏父母照顧及愛護或被虐待)所影響,引發創傷後壓力症 (或稱創傷後遺症)。當抑鬱症長期冇去治療,會影響腦部嘅海馬體。
抑鬱症的治療
不了解抑鬱症的人可能對此症存在不少誤解,抑鬱症不是「正面一點」、「看開一點」或「時間慢慢會沖淡」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腦部是由數種神經傳遞物質來維持正常運作,其中包括「血清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等。抗抑鬱藥並不會為人製造快樂感覺,但它可以使腦細胞功能回復正常,從而令人重拾快樂感覺、增加抗逆能力,並有能力解決生活問題。新一代的抗抑鬱藥物、可以改善大腦血清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的調節分泌,而且副作用少,一般數星期心情就會開始改善,三至四週後情緒就幾乎回覆到正常水平,就是因為它令患者的腦部恢復正常功能,並幫助腦部抵禦壓力的損害。醫生通常會建議抑鬱症患者,在康復後仍須持續服用抗抑鬱藥數個月的時間,以確保腦部完全康復。抗抑鬱藥不是令患者開心的藥物,而是一種「補」腦藥,能夠平衡腦神經傳遞物質的失調狀態。

醫學研究已證明心理治療能夠有效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審視現有的負面思考及行為模式,並嘗試新的想法及做法,累積生活中正面的經驗。外國心理學界現在流行一種叫靜觀訓練(Mindfulness training),靜觀的目的是令人學會活在當下,訓練我們沒有目的地,不加批判地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丶思想或情緒。人的腦袋很有趣,它會自動浮現很多雜亂的思緒,患有抑鬱症的人,負面思想會自動浮現在腦海中,當越想與負面思想對抗,它們就反而會更加放肆,好像捲入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戰爭當中。因此有學者鼓勵人做靜觀訓練,修習靜觀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覺察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中,慢慢的呼氣,慢慢的吸氣,感受自己的存在,就算有雜亂的思緒浮現,去觀察這個思想,不用與它對抗,亦不用驅趕它,只要察覺它。最初可以先嘗試五至十分鐘,之後再慢慢延長時間。修習靜觀時是單純的存在,不帶任何目的的存在,它能使心安靜下來,令能量不會被負面思想消耗淨盡。
抑鬱症自救法
抑鬱症發作時,整個人會覺得很累,像是掉進一個思想的圈套裡, 處於一個不喜歡自己的狀態。或者覺得自己很沒用,連累家人。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有抑鬱症徵狀時,可以緊抱自己,對自己說:「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知道自己不需要比別人好,不需在乎別人眼光」。同時很多患有抑鬱症的人,當下一刻要面對很多不愉快的事,例如感情破裂或者被背叛 ,又或者工作壓力過大很想逃避。這時候一定要對自己說:「最重要的冷靜,困難一定會過去」,要有信心和希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渡過難關。長遠來說問題一定可以解決,因為世上大部分的問題都是短暫的問題。譬如分手,當下一刻會很傷心,但當過了一段時間回頭去看,只會是人生中一件很微小的事,一個經歷。亦可以透過這一件事佢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千萬不要用借口把自己藏起來,要去找人幫助。家人也好,朋友也好,一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路就會自己慢慢可以走出來。同時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充足休息,不要喝太多酒和咖啡,不要吃垃圾食物,身體的細胞就能得到健康的養分。 這樣你才有能量去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
1。想查詢首次約見收費。
2。 以前曾有ptsd,是否會容易有抑鬱?
3。想了解我這樣是否有抑鬱症:
常會情緒低落,最近有一些事情發生,不能控制的不斷想起,好易哭,又會因為自己既某些決定好內疚。
有自殺念頭不過是想,沒有行動。
不能集中精神於文件上。
以前好喜歡畫畫,現在都沒有興趣。
好想自己一個,不想見朋友。
你好,謝謝您的查詢。
首先你能夠鼓起勇氣面對問題,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從你的字裡行間,感覺到你希望處理抑鬱症狀所引起的問題。根據你形容的情況,似乎有很大機會是情緒問題,你出現的自殺念頭是較嚴重的症狀,至於患有那一種類或那種程度的情緒問題或其他精神科有關的情況,以及有沒有其他共病,則需要尋找專業人士會面,作出詳細專業臨床評估,才能得出結論。
不要輕言放棄,只要找到問題並作出適切處理便能夠重新尋找到生活中的平衡。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首先你非常勇敢把自己正在感到憂慮的問題,撮要成為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來,以尋求解決方法。現回覆如下:
1) 有需要可隨時致電本診所查詢詳情,電話:31840888。
2) 對於以前曾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是否較容易患有抑鬱症。假若創傷後遺症的症狀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會間接影響將來患有各種情緒問題的機會。
3) 抑鬱症的診斷,當中有嚴格的規範,兩星期內大部分時間出現下列多於五項的症狀 (必須包括1或2) , 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 。
1·情緒持續低落、容易發脾氣
2. 失去對喜愛事物或活動的興趣
3. 胃口改變、體重驟升或驟降
4. 睡眠質素下降
5. 感到難以集中精神、疲累
6. 行動或說話遲滯
7. 失去動機
8. 容易過分內疚、自責
9. 出現死自殺念頭
如出現多項以上症狀,則需要考慮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協助,作出詳細及正確臨床評估,然後安排合適的治療方案。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有20年(青少年開始)的抑鬱症加焦慮病歷,平常穩定,但自己遇上好唔舒服或睇得太多意外新聞,就會容易抑鬱發作。跌落一個無限loop嘅負面思考,抽離現實一樣。
我係藥物唔啱定係要點治療?本身食舊式藥反應較好。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根據你形容的情況,其實我們看到很多意外新聞,對我們的腦細胞也是一種壓力。現代人需要努力尋找一個適合自己舒緩壓力的方式,建立自己平衡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會經歷負面思維,情緒是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觀點和看法,但我們不要被情緒控制,需學習以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建議在網上搜尋正面的資訊,吸取別人的人生經驗,豐富自己的思維,避免接觸過量的負面資訊。
而用藥和治療的大方向上,主要需要醫生的專業判斷,以及透過與病人的對話之中,了解到哪一些症狀是最需要優先處理,以及你過去用藥的時候在不同症狀的不同反應 等等,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後,才可以為你決定在你的治療方向上可以嘗試哪一種藥物類型或藥物組合。
你亦可以開始嘗試下把自己的情緒、睡眠、食慾等等微小的變化,作一個小小記錄,下次覆診讓主診醫生參考,對於未來的藥物安排相信亦有更大的幫助。藥物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減緩症狀,假如藥物能夠發揮效用,令生活更加順利,那就是最理想的效果。希望你能夠對治療保持信心。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請問因為抑鬱症而激發令到細小幽閉空間恐懼症復發,應該怎樣治療?
你好,謝謝您的查詢。
首先要釐清在你身上的症狀才能診斷出是否患上抑鬱症和幽閉恐懼症,以及治療的方法。
抑鬱症和幽閉恐懼症能否以因果關係存在,暫時未能決定,由於抑鬱症誘發幽閉恐懼症的情況並不常見。因此,需交由專業人士,如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經了解和診斷。
請你回顧一下過去,有沒有事件是誘發恐懼症的原因?並嘗試檢視恐懼症對你生活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
另外亦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恐懼感覺發生的頻率?當時有那些行為表現?例如有否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不舒服症狀?是否在特定情況下出現過度恐懼?與認知到恐懼感及其所面臨的危險是否不成比例?此外,這些事件會否令你造成社交問題或困擾?這些症狀有否持續超過六個月?
對於治療恐懼症,需經專業人士診斷所有症狀後,才能更有效地提出合適的治療方法。一般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丶減敏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症狀較輕微的話,可以使用抗焦慮藥物,將恐懼的感覺減輕。另外,亦可選擇認知行為療法,希望有系統地逐步減輕病人對密閉空間的恐慌感,並以漸進式的方式讓病人去適應密閉的環境。
請繼續保持信心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法。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家人因工作經歷不愉快及家庭責罵,漠視以往負面情緒感受,引致情緒爆煲,以至三年沒有工作,三年間有看過1-2次專科精神 (私人-1次,政府-1次,私人心理多次 ,初時被定為焦慮症初期,但我覺得家人情況已惡化至抑鬱,有時候說再係咁既生活不如死,但佢自己無法判斷自己身體狀況,她亦不願意吃藥(三年間食過一次),因某些狀況家人已對過往社工及醫生不信任,對佢無任何幫助,亦覺得時間太長,對佢找工作有影響,又說受朋友同事威嚇有病無老闆肯請,以致越來越擔心將來…想問如何處理不肯吃藥的問題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了解到很多病人可能由於不同的原因,對於使用藥物或者尋求專業人士(例如 醫生或心理學家)的協助,表示不願意或反感。有些病人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患病、怕被標籤和歧視、害怕有副作用的影響 等等,而拒絕看醫生或服藥。而事實上,假如發現開始有症狀出現,及早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或者按指示服藥,對於患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若病人出現症狀能盡早接受治療或按指示服藥,除了使其康復效果更佳,更能阻止症狀變得更嚴重或減低復發機會。
對於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理解和溝通。我們可以嘗試以支持和尊重對方的態度,嘗試問問患者不想看醫生或覆診的原因、對於服用藥物的看法,或者服藥後有什麼感覺和感受。當他們願意表達時,以理解和開放的態度去聆聽和回應,避免以批評或說教的態度去回答或給予意見,以免患者產生反感和不快的感受,從而更加拒絕求診和服藥。
部分人士拒絕去尋求協助,可能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病、沒有問題、沒有需要處理的情況和症狀 等等。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嘗試用一些其它較容易被接受的原因,去鼓勵患者求診,例如 改善胃口、改善睡眠質素、改善體重增加/減少的情況 等等。
至於有關病人不願服藥的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在與患者溝通和討論時,嘗試與患者達成一個對於藥物的共識(例如:藥物對於治療失眠十分有效、藥物可以減低肌肉崩緊的感覺 等等)。
有些時候患者其實也許會擔心別人的反應,而不告訴大家一些自身的決定和感受,但這都會為他們造成很多無形壓力。如果意識到或者留意到身邊人出現這情況但有口難言,或者對於尋求協助表示反感,可鼓勵雙方可以嘗試找一個適合的時機,將各自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尋求共識和商量解決方法。
祝
早日康復 身心康泰
梁醫生
需要抗抑鬱藥物
你好,謝謝您的查詢。
由於不清楚你正面對何種困擾、亦不清楚你現時的情況,無法給予你非常詳細的建議。不過,如果需要精神科相關藥物,需要具備專業臨床知識的醫生才可以下決定用藥的方向。
假如你出現無故哭泣現象、感到自己沒有用處、對不同的事物感到擔憂、感到不安全、受到解釋不了的身體症狀困擾、嚴重失眠、持續發惡夢、對本來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等等,而且相關症狀一段時間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需盡快尋求專業醫生進行臨床評估。
現代科學昌明,醫學進步,已經有不同的方法能夠協助患者重拾正常生活步伐。事實上有不少患者透過適切的治療後都能夠重拾正常生活。你向專業人士詢問,已是一個非常值得讚許的舉動,證明你很想擺脫當下困境。希望你能繼續保持正面思想,堅強地面對。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我現在服用lex 10mq 抗抑鬱葯,可否同時服用蘋果果膠,可以增加BDNF, 有幫助安定情緒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果膠(Pectin)是一種水溶性纖維,常見於蘋果、橙和梨等水果中。而蘋果果膠(Apple Pectin)主要提取自蘋果皮和纖維。暫時還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研究顯示,Apple Pectin 與Lexapro有相互之間的化學作用而衍生負面影響。
至於BDN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一種腦神經營養物質的蛋白質,能促進神經細胞的新生、成長以及維持健康。當一個人壓力減少的時侯, 而且抑鬱症狀減退,有研究顯示BDNF也會隨之增加。研究證實憂鬱症患者如果有規律運動的話,有助減少憂鬱的症狀。
然而,建議先與你的主診醫生商討,同時他可以根據你以往的病歷作出判斷,從而向你推薦哪一些營養補充品對你的身體較為有益。
建議也先了解一下Apple Pectin有機會引致的副作用,由於不同藥物都具備不同的作用,例如某類藥物是主力針對某些症狀;即使是營養補充品,屬於輔助性質,也需要在全面了解身體狀況後才開始服用,確保安全及合適。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請問現正服用以上的抗抑鬱葯,可否服用有退黑色素補充劑,幫助失眠?
你好, 謝謝你的查詢。
褪黑激素(Melatonin)是大腦自然分泌的荷爾蒙,負責規範身體的晝夜節律,適量的褪黑激素可以幫助人們入睡。根據你之前的留言,你正在服用Lexapro,迄今為止沒有研究提及 Lexapro 與褪黑激素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
當然,服用藥物時要注意按照醫生所指示的份量。由於Lexapro 和褪黑激素各自具有紓緩作用,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嗜睡。如果你在藥物份量或適應性上有疑慮,不妨告訴你的主診醫生,讓他能夠記錄你使用的所有其他藥物,包括保健品。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to consult Dr. Leung?
請透過網頁下方的Whatsapp按鈕與我們聯絡,職員將會為你詳細解釋並安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