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受精神困擾 拒絕求醫怎麼辦?
因拒絕求醫 令家人無從入手
了解到很多病人因不同的原因,對於使用藥物或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 醫生或心理學家),表示不願意或反感。有些病人更認為自己沒有患病、怕被標籤和歧視、害怕有副作用的影響等等,而拒絕看醫生或服藥。而事實上,假如發現開始有症狀出現,及早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或者按指示服藥,對於患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除了使其康復效果更佳,更能阻止症狀變得更嚴重或減低復發機會。

親友可從旁協助患者
其實無論是親人或朋友對於面對如此情況,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溝通。我們可以嘗試以支持和尊重對方的態度,了解患者不想看醫生或覆診的原因,如:對於服用藥物的看法,以及服藥後的感覺和感受。當他們願意表達時,尤其注意需要以理解和開放的態度去聆聽和回應,避免以批評或說教的態度去回答或給予意見,以免患者產生反感和不快的感受,從而更加拒絕求診和服藥。
此外,假若雙方關係良好,親友們可在適當的時候表示願意陪伴覆診,或者一同尋求專業人士, 如醫生的協助。除了可以以家人角度提供更多資訊、更可以了解到患者最新的情況和進度,同時最重要是讓患者感到被明白、有人願意陪伴,自己並不是孤單面對,重新提升信心與家人共同尋找解決方法,還可以增進雙方感情。
鼓勵患者求醫建議
部分患者拒絕尋求協助可能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病、沒有問題、沒有需要處理的情況和症狀等等。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嘗試通過一些其它較容易被接受的原因,去鼓勵患者求診,例如: 改善胃口、改善睡眠質素、改善體重增加/減少的情況等等。
亦有些情況如患者是年長人士,其價值觀和認知不同,對於科技和現代不同的醫療方法不太了解,此時家人需要花更多耐心和時間去勸導,用心平氣和的語氣,向他們解釋不同專科的分別、可以如何幫助到他改善情況等等,讓患者對於治療有充分了解後,能夠重建信心,慢慢接受家人對他們的求醫建議是出自愛與關懷。
協助患者服藥建議
好多時都會出現患者不願意服藥的情況,首先要了解拒絕服藥的原因,之後慢慢通過溝通和討論,嘗試與患者達成一個對於藥物的共識(例如:藥物對於治療失眠十分有效、藥物可以減低肌肉崩緊的感覺等等)。讓患者明白到食藥並不可怕。假如患者因曾經服用藥物後出現不適反應而拒絕再次服藥,家人可以先表示理解,以及在患者的同意下再次陪伴覆診,這樣不但能讓患者感覺被陪伴,亦有機會讓他們更有勇氣把情況告知醫生。同時親友們多用鼓勵的言語,例如對於他們願意依從醫生的指示服藥,表示認同與欣賞。身邊人的支持和無條件的鼓勵都是很有力的強心針,讓他們再次有力量去勇敢努力面對逆境。
鼓勵語句例子:
「哇~今天也像昨天一樣做得很好呢!」、「媽媽為你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因為你很努力希望改善情況」、「我一定會陪伴你支持你的」等等,

從患者角度出發,以同理心一同面對逆境
有時患者其實也許會擔心別人的反應,而不告訴別人他的決定和感受,這樣漸漸地也會為他們內心造成很多無形壓力,亦對家庭和朋友產生不良影響。其實我們不一定需要對方也認同自己是「有病」,我們只需要向患者展現理解和同理心,鼓勵他們去面對問題,從而慢慢對於尋求幫助的道路上建立更大信心。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可以認真思考計劃一下,在哪一個時機、用哪一種方式跟對方表達,會有最好的效果。
梁醫生:你好!
感謝你百忙中回覆我,
你哋診所地址電話可否給我,
我盡快諗辦法勸喻仔仔去見你,
我們真的需要梁醫生你的幫助。
萬分感謝
由於需了解背景資料及進行評估,第一次見精神科醫生收費為$2,400/45-60分鐘,若評估超時會以$2,400一小時按比例收費。診斷後如需要使用藥物,醫生會因應情況為患者選擇合適藥物,一星期藥費約$200-$400不等,實際藥費需視乎藥物種類、劑量及日數而定。覆診每次為 *$1,000/星期一至五; $1100/星期六*,時間約15-30分鐘,若超時會以$2,000一小時按比例收費,藥物需額外收費。
有需要醫生可開假紙及撰寫簡短診斷信,詳細醫療報告則需另外報價。
地址:銅鑼灣百德新街2-20號恆隆中心26樓11室(銅鑼灣MTR EXIT E)
公司電話:31840888
*只接受現金以及轉數快*
梁醫生:你好!
多謝你既回覆
你診所地址在哪裏?診所電話?
我諗辦法去勸喻仔仔去見你
我哋需要你的幫助。
梁醫生
你好!我仔仔今年21歲就讀理工大學護理系大4學生
再近觀察到佢心情低落,常獨自喊,獨自飲酒,
持續左好几個月,已經多次同佢深談。
但係都談不到問題所在.在..
有時連作為媽媽嘅我都陪佢一齊喊
好無助,無能為力,勸喻佢去睇醫生
又唔肯去。
根據你的描述,兒子近數月的情緒時常感到低落,獨自哭泣及喝酒的情況,都能理解作為家長對親人的擔憂和緊張。
了解到很多病人因不同的原因,對於使用藥物或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 醫生或心理學家),表示不願意或反感。有些病人更認為自己沒有患病、怕被標籤和歧視、害怕有副作用的影響等等,而拒絕看醫生或服藥。而事實上,假如發現開始有症狀出現,及早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或者按指示服藥,對於患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除了使其康復效果更佳,更能阻止症狀變得更嚴重或減低復發機會。
其實無論是親人或朋友對於面對如此情況,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溝通。我們可以嘗試以支持和尊重對方的態度,了解患者不想看醫生或覆診的原因,對於服用藥物的看法,以及服藥後的感覺和感受。當他們願意表達時,尤其注意需要以理解和開放的態度去聆聽和回應,避免以批評或說教的態度去回答或給予意見,以免患者產生反感和不快的感受,從而更加拒絕求診和服藥。
此外,假若雙方關係良好,親友們可在適當的時候表示願意陪伴覆診,或者一同尋求專業人士, 如醫生的協助。除了可以以家人角度提供更多資訊、更可以了解到患者最新的情況和進度,同時最重要是讓患者感到被明白、有人願意陪伴,自己並不是孤單面對,重新提升信心與家人共同尋找解決方法,還可以增進雙方感情。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